廈門:大學生創新創業如何行走的更遠?
廈門:大學生創新創業如何行走的更遠?
引導語:無論是大陸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還是專門為孵化學生創新創業成果而設的創業園,以及由地方到中央層層開設的各類創新創業大賽,都形成了有益于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思維、輔導大學生創新創業實操的良好環境。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國家戰略下,大學生畢業后不再按部就班地就業,創業成為日漸普遍的現象,甚至有的大學生在校內就開始搞項目、開公司。但在“大學生缺乏社會經驗,創業成功率低、風險大”的普遍情形下,大學生自身如何規避風險,社會各界如何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已然成為新的課題。
廈門理工學院創新創業園內景
當然,大學生并非全是劣勢,其創業的優點也是顯而易見的:“創意多,有活力,朝氣蓬勃”,大學生創業也更能面對失敗,敢于探索,他們既是“雙創”戰略的重要力量,也是一個新生的群體。在廈門,有諸多創新創業賽事,有諸多從高校到社會的創新創業孵化平臺,這些都為大學生雙創發展提供了成長的機遇,也為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提供了一試身手的舞臺。
賽事搭臺 角逐夢想
將秸稈、廚余、食品工業廢水、畜牧排泄物等廢料投進設備中,加入團隊研發的生物菌后就能通過生物發酵高速產出氫氣和甲烷,系統不僅“不挑食”,產氫效率還居于世界領先地位。
在本月舉行的第五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新能源及節能環保行業總決賽中,由廈門理工學院選送的柒懿漢米團隊研發的HyMeTek(創新型二階段氣態生物質產氫能源科技系統)獲得團隊組一等獎。
“這個項目是極具大愛情懷的項目,既解決環保問題又立足農村,做到精準扶貧,推動國家氫能源發展。”決賽評委之一成都德同銀科創投基金總裁李農對這個項目給出了極高的評價,憑借項目貼近農業、環保的特點,柒懿漢米團隊從全國眾多新能源項目中脫穎而出。
“目前,我們已經開發出可模塊化設備,可以建設專門的工廠,也可以用移動車廂式設備。”柒懿漢米團隊負責人、廈門理工學院學生翁望志說,團隊正在和江蘇省如皋市洽談合作,計劃在當地共建能源循環基地。
落戶于廈門理工學院創新創業園的柒懿漢米團隊大部分成員來自學院學生,在團隊創始人臺灣逢甲大學朱正永博士、在讀博士楊正益,和學校創新創業園區導師的指導下,從2015年4月開始,從一個“創意”到最終成熟可落地生產的項目,柒懿漢米團隊遇到的考驗不少。
“從學校創新創業園內的路演,到廈門市科技局舉辦的創新創業大賽,再到教育部舉辦的創新創業大賽,我們在比賽中不斷催化項目成熟,梳理我們的商業邏輯”,翁望志說,今年8月份,團隊帶著基本成型的項目參加了第五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廈門賽區)暨第二屆“白鷺之星”創新創業大賽,獲得了團隊組二等獎的好成績,不僅獲得了國家專項扶持資金支持,還獲得市級財政40萬元的支持。
“這筆資金支持對于我們這樣的初創企業來說幫助很大,特別是科技局相關人員給了我們包括比賽PPT制作、商業邏輯梳理、股權分配等領域的指導,給了項目很大的提升。”翁望志說。
“作為學生創業團隊,只有與市場接觸,才能明確項目的可行性,不斷調整推進項目”,廈門理工學院創新創業園區導師謝雯瑜說,學院從2009年起就成立大學生創新創業園,對于較成熟的創業團隊,學校就會“往外推”,讓他們接觸更好的發展平臺。
找準定位 事半功倍
無獨有偶,不久前,在今年海峽兩岸文博會中的高校產學研項目對接會上,由福州大學工藝美院的學生團隊推出的“兒童智能霧化伴侶”項目同樣在層層的創新創業大賽中被不斷“催熟”。
“今年5月,我們在中美青年創客大賽中獲得了廈門賽區的三等獎,為了準備8月份的決賽,我們不斷完善產品的基本功能,按照市場需求改良產品,在決賽中拿下了一等獎。”該項目團隊負責人詹先通介紹,目前,團隊已經研發了第二代產品,正在申請相關領域的認證和尋求融資,準備走向市場。
在文博會高校產學研項目對接會上,不少創業導師和投融資機構負責人展現了對這個學生項目的濃厚興趣,認為該項目不僅有創意,更關注到了醫療專業領域中的潛在市場需求,比起一些單純的設計項目而言更具落地意義。
值得關注的是,就讀于福大工藝美院設計類專業的詹先通和他的團隊成員們此前大都沒有接觸過醫療器械領域,促成他們與霧化儀器這種專業醫療設備“發生反應”的,是團隊的創始人,之前在醫院工作的王春飛。在醫院工作的經歷讓王春飛發現了兒童在霧化治療中存在的問題,萌生了專門做一款適合兒童的智能霧化儀器的想法,并輾轉找到工藝美院的學生團隊進行合作。
在王春飛看來,項目在初創期面臨著現實的尷尬,往往有好的`創意,但缺乏充足的資金,難以長期聘用專門的技術人員,團隊不穩定,而學生團隊有熱情有干勁,又倚靠學校提供的豐富資源,成為吸引社會創業人士與學生團隊聯手的重要因素。
“王春飛博士提出創意和構想,我們學生團隊發揮各自的特長,進一步開展市場調研,把產品設計、視覺效果包括演示視頻等一一落實。”詹先通說。在文博會期間,就有幾家醫療廠家和風投機構注意到他們的產品找上門來。
目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為全社會帶來一股欣欣向榮之氣,但也有不少人擔心,大學生創業成功率低、風險大。“雙創”要調動“大眾”“萬眾”參與的積極性,也要區分群體、準確定位、分類施策,這樣才能提高“雙創”的成功率,尤其是對大學生群體的創新創業,要引導他們充當好合適的角色,找好定位,充分調動各項資源形成合力,大學生尤其要利用在校學習的機會,注重培養創新意識、思維和能力。
在謝雯瑜看來,依托學校的資源,大學生創新創業應該有更多的方向和底氣。“在廈門地區高校中,廈門理工學院較早就開始了創新創業教育,學校2009年就成立了大學生創新創業園,除了場地支持,對于成功入駐的創業項目還給予5000-20000元的啟動資金支持,到目前為止,學校已經先后支持了200多個創業項目。”謝雯瑜如是說。
多方助力 創業搖籃
2009年開始,學校就將創新創業教育納入課程體系內,設置了4學分的創業學分,2012年還將創業基礎列入學校大一學生必修課中,著重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的思維。經過幾年的積累,學校為學生提供了100個創新創業導師,他們多是來自各行各業的企業家,與校內的導師結合,能夠為學生提供理論和市場的雙重指導。
在她看來,大學生創新創業,除了“單打獨斗”,大可以依靠老師牽頭開展的科研成果研究,或是鼓勵企業項目委托學生團隊開展,這樣,即使身處校園中,學生也可以接觸到更多真正具有市場需求和商業價值的項目,參與到創新創業中,積攢有益的經驗。此外,學校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專業做結合,開展創新創業”,能夠有效提升成功的概率。
除了高校普遍開設的創新創業孵化園,廈門眾多的創業空間也為成熟的大學生創業項目提供了進一步孵化空間。近日,國家科技部火炬中心就公示了第三批眾創空間,廈門共有14家入選,包括一品威客創客空間、愛特眾創、青瓦眾創空間等一批企業成為廈門首批國家級眾創空間。
“大陸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氛圍特別濃厚,臺灣遠沒有這樣的氛圍。”在臺灣逢甲大學楊正益教授看來,創新創業本來就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相比步入社會后的成本,大學生在高校中就開始創業、試錯,不僅成本低,也能獲得更多成長。
他說,無論是大陸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還是專門為孵化學生創新創業成果而設的創業園,以及由地方到中央層層開設的各類創新創業大賽,都形成了有益于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思維、輔導大學生創新創業實操的良好環境。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之路,方興未艾。
;
創新創業大賽有哪些
創新創業大賽有:
1、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
2、“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
3、“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
4、ACM-ICPC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
5、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
6、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
7、全國大學生化學實驗邀請賽。
8、全國高等醫學院校大學生臨床技能競賽。
9、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
10、全國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
11、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
12、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
廈門市電子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的社團榮譽
2005-2010
2005年10月24日多彩電腦社社團成立
2005年12月電腦社第一次招新
2005年12月文學社對電腦社采訪并進行校園報道
2006年3月30日校園IT報第一期誕生
2006年1月電腦社對學校機房電腦進行維護
2006年4-5月電腦社舉辦多場計算機知識講座
2006年5月22日電腦社承辦第一屆校園計算機知識大賽
2006年10月24日周年慶活動
2007年 電腦社網站誕生
2008年 電腦社服務器架設
2009年 2007年 電腦社辦公系統
2010年 2007年5月參與廈門市“萬人獻愛心活動”專業技術支持
2007年5月電腦社制作07學校招生宣傳冊
2007年5月電腦社排版了第一期??峨娮訉W苑》
2007年6月電腦社萬石植物園郊游
2007年9月—至今舉辦了四期社員優秀作品展
2007年10月2周年慶活動
2007年12月電腦社承辦第二首屆校園計算機知識競賽
2007年12月獲廈門市“平面設計”一等獎
2007年12月獲廈門市“網頁制作作品”展評一等獎
2008年3月備戰國家技能大賽
2008年4月節電腦社制作能減排展板走進社區
2008年5月電腦社制作08年招生宣傳冊
2008年6月電腦社制作學校開放日展板
2008年12月電腦社共排版了6期??峨娮訉W苑》
2008年12月電腦社承辦學??萍脊澣〉脠A滿成功
2009年3月電腦社3周年慶活動
2009年6月獲得2009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園區網互聯和網站建設”二等獎
2010年6月獲第八屆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活動(NOC活動)主題網頁制作一等獎
2010年6月廈門電子職業中專學校電子小家二手交易平臺入選市創業大賽
2010年8月電腦社正式進行2010年新生納新活動。
2011-2013
2012年社員獲廈門市技能大賽“電子商務”項目中榮獲三等獎
2012年社員獲廈門市中等職業學校師生職業技能競賽中,榮獲企業網搭建與應用項目一等獎
2012年社員榮獲廈門市中等職業學校師生職業技能競賽中,榮獲企業網搭建與應用項目二等獎
2013年柳偉成、汪偉、陳立祥、李浩、邱志鵬等同學榮獲廈門中等職業第五屆創業設計大賽一等獎和二等獎
2013年獲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動漫賽比賽一等獎
09“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大賽在哪舉辦??
"挑戰杯"競賽在中國共有兩個并列項目,一個是“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另一個則是“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這兩個項目的全國競賽交叉輪流開展,每個項目每兩年舉辦一屆。
“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自1999,2000,2002,2004,2006,2008分別在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和四川大學舉辦。
所以09年是舉行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第八屆挑戰杯大學生創業大賽由哪個單位頒獎
在中國,創業計劃競賽最早于1998年在清華大學舉行。1999年,由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協、全國學聯主辦,清華大學承辦的首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成功舉行。2000年,第二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在上海交通大學成功舉辦;2002年第三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在浙江大學舉辦;2004年第四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在廈門大學舉辦;2006年第五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在山東大學舉辦;2008年第六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在四川大學成功舉辦,把大學生創業浪潮推向了新的高峰;第七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決賽于2010年9月在吉林大學成功舉辦。
第八屆在上海同濟大學興辦,時間作了一些調整!
經請示團中央書記處同意,第八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決賽將調整為2012年11月24日至29日在同濟大學舉行。
頒獎單位應該由主辦的同濟大學和主管的團中央書記處共同進行!